[ 钉科技述评 ] 尽管被外界看做厂商探索AI可能性的“工具”以及用户智慧生活的“过渡产品”,智能音箱却在用量的增长表明自己也并不是那么“简单”。
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近期发布的相关报告,2018年第三季度,全球智能音箱出货量(sell-in)同比增长137%,至1970万台,超过第二季度的1680万。作为头部品牌的亚马逊、谷歌、天猫(阿里巴巴)和小米占据了季度出货量超过80%,但相对于第二季度有所收窄。钉科技观察认为,这主要源于作为头部品牌的亚马逊增长的趋缓。
(数据来源:Canalys)
从增长贡献来看,本季度,中国品牌和中国市场功不可没,天猫和小米分别实现了200以上和300倍以上的增长,它们主要是面向国内消费者。另外,“其它”品牌的同比增长也超过70倍,而这其中自然也不乏中国品牌,毕竟国内市场至少有几十个品牌混战,且不断有新的入局者。
相比中国品牌,亚马逊和谷歌的表现算不上理想。第二季度销量出现同比下降而落后谷歌的亚马逊,在第三季度尽管重回榜首,但同比增长仅超过1%,逊于老对手谷歌的187%。而从数据来看,苹果的HomePod目前还没有太多作为。在钉科技看来,这或与外界看起来几乎一边倒的“负面”评价有关。近期,又有国外的科技博主称它能力一般而且“贵得离谱”,算不上有竞争力。
与贵得离谱的苹果HomePod形成鲜明对比的,应该是国内智能音箱产品的“低价策略”,在作为大促节点的双11期间,天猫精灵方糖智能音箱的书架仅为69元,这难免让消费者产生兴趣,毕竟,这个价格仅相当于一张电影票。
在钉科技看来,在“低价策略”的推进下,国产品牌有可能实现进一步地增长,毕竟,一方面,相对于目前的智能音箱保有量,中国市场的潜力已经足够庞大;另一方面,强力的竞争对手已经正式“高调”入局,比如百度,有数据显示,百度旗下自然语言处理平台DuerOS已经出现在超过1.5亿台设备上,拥有超过3500万个月活跃用户,如果DuerOS能保持良好的用户体验,在智能音箱市场就有更大的可能性。
不过,如果想在全球市场实现更为抢眼的表现,国产智能音箱还将面临挑战:
其一,如何保证市场有序发展。根据钉科技观察,智能音箱的混战气氛正在潜滋暗长,AI领域也尚且参差不齐,或与智能手机的红利期类似,国内市场将不可避免的经历腥风血雨的洗礼,但过程或许比前者更久,因为它会受制于硬件本身(包括价格、体验等)、AI技术以及智慧家庭构想。
其二,如何实现产品顺利出海。钉科技认为,角逐更大市场,这是值得智能音箱品牌思考的问题。一方面,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,出海将是一种必须,智能手机目前的处境,可以作为参考;另一方面,从厂商给智能音箱主观设定的角色来看,无论是作为“入口”、“中控”,都需要接入更多的内容、服务或者连接更多设备。
相对而言,受制于标准等,国外品牌的智能音箱在国内市场或不具备威胁性,但在国外市场,国产品牌或面临同样处境,特别是在欧美等更早进行“产品普及”的市场。
其三,如何保持用户新鲜体验。在钉科技看来,之所以智能音箱此前被视为“过渡产品”,受到质疑的部分主要在于能力的基础和单一,这代表消费者的购买可能只是“一时冲动”,不久就会丧失兴趣。在这里,“保持新鲜体验”,包括两个方面的考量,与智能手机类似:一是,产品能否通过能力的升级,保持用户粘性;二是,厂商能否通过提供“跨代”体验,驱动消费者更换新品。
综上,就目前来看,智能音箱虽仍处在红利期,但现在智能手机的境遇便在证明,厂商最好早作准备。(钉科技原创,转载务必注明出处)
评论 {{userinfo.comments}}
{{child.content}}
{{question.question}}
提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