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市场中国企业艰难求生,谁将是下一个VIVO?

  • 来源: 驱动号 作者: 蓝科技   2023-10-16/09:44
    • 正文

    【蓝科技观察】在印度这片新兴市场,中国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仍在不断加剧。据多家外媒报道,当地时间10月10日,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VIVO有员工被印度打击金融犯罪机构拘捕。实际上,除了vivo之外,华为、小米、OPPO、比亚迪都曾在印度遭受印度税务部门的调查。“外企收割机”印度一次次瞄准中国企业,让人不禁发问,所有出海印度的中国企业:你们,还好吗?

    多家企业受挫,罚款高昂

    对于员工被捕问题,VIVO方面回应称:“VIVO在印度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。我们正密切关注近期的调查事宜,并将采取所有可行的法律措施进行应对。”

    在印度市场,VIVO已经不是第一次“渡劫”。一年多前,负责调查金融犯罪的印度执法局突击搜查了VIVO印度经营地点,声称vivo从印度向中国非法汇款,冻结VIVO及其关联公司在印度119个银行账户的46.5亿卢比(约合人民币4.08亿元)资产。

    除了VIVO,中国手机厂商小米也多次遭遇逃税指控和财产冻结。2022年4月,印度执法局对小米进行指控,称从2015年开始,小米及其旗下印度子公司小米印度就以“特许权使用费”的名义向国外实体非法汇款,这违反了印度1999年《外汇管理法》的相关规定。因此,印度当局扣押了小米印度子公司银行账户555.1亿卢比(约合人民币48.74亿元)的资金,几乎相当于小米2022年经调整净利润的56.7%。

    此外,去年7月,印度税收情报局宣称,OPPO逃避关税近439亿卢比,约合人民币37亿元,且在计算进口货物的交易价值时,并未包括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,并向OPPO印度公司发出通知,要求缴纳税款。

    当然也不止是中国企业,今年1月,印度税收情报局指控三星对远程无线电头错误分类,试图规避172.8亿卢比,约合人民币15.17亿元的进口关税。可以说,虽然这些外企在印度获得了市场和收益,但却要付出高昂的隐性成本。

    难舍市场诱惑,咬牙坚持

    虽然中国品牌在印度劫难重重,但却不敢轻言放弃,毕竟这是其重要增长点。据Canalys数据,今年二季度印度手机市场出货量3610万部,在全球手机出货量整体下滑的大背景下保持了相对稳定。其中,销量排名前五的分别是三星、VIVO、小米、realme、OPPO,四家中国手机品牌拿下了55%的市场份额。尤其是vivo,今年二季度在印度手机市场的出货量更是达到640万部,实现了逆势同比增长7%的成绩,市场份额高达18%。

    公开资料显示,VIVO在2014年正式进入印度市场,并在2015年响应“印度制造”的政策号召在印度建厂,厂址位于在印度北部的大诺伊达地区。截至2021年,VIVO在印度开设了650个以上的服务中心,在500多个地点开设VIVO独家门店。2021年,VIVO在印度工厂的产能已达6000万部每年。可以说VIVO在印度市场份额和供应链的体量已经逐渐成型,即便面对印度政府或明或暗的“威胁”,也只能“咬牙”坚持。

    莫迪政府上台后,曾雄心勃勃地推出“印度制造”计划,立志要将印度打造成全球制造业中心。但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,如果离开中国产业链的支持,印度离这一雄心很难实现。

   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,现在是进退两难。一方面在印度市场深耕十余年,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,有了良好的市场培育和生态建设,未来随着印度进入人口红利时代,可能会有更多的增量市场。

    另一方面,在帮助印度构建了良好的消费电子产业生态,帮助印度完成智能手机消费者培育阶段以后,却不断受到各种高额处罚。印度这种过河拆桥的做法,着实伤了很多企业的心。

    VIVO绝不是最后一个受调查和处罚的企业,那么谁会是下一个VIVO,取决于印度当局的态度。但可以肯定,大概率不会是刚进入印度市场,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的企业。

    以往经验表明,当外资企业在印度市场有一定的规模、影响力、品牌力和产业基础的时候,这类企业受到处罚的概率最高。


    评论 {{userinfo.comments}}

    {{money}}

    {{question.question}}

    A {{question.A}}
    B {{question.B}}
    C {{question.C}}
    D {{question.D}}
    提交

    {{userinfo.nickname}}

    文章数: {{userinfo.count}}
    访问量: {{userinfo.zongrenqi}}

    驱动号 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