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京国贸上班的李磊最近发现,早高峰拥堵多了种新的表现形式:人行道上、地铁出口密密麻麻的自行车横亘面前。她经常需要"手动清障",挪开共享单车,才能顺利前行。李磊把这些歪斜在路边的"路障"拍下来发了朋友圈,质问"这路还能走人吗?"她的抱怨马上引来上海、深圳、成都、昆明等地朋友的点赞,有关共享单车"乱停乱放"、"过度投放"的吐槽从各大城市纷涌而来。 经历过投放初期的火热,如今,共享单车似乎遇到了发展的"瓶颈"。越来越多的质疑、吐槽、破坏、遗弃、纠纷等等,让人很难看到其后续的发展前景。 我们常讲,企业发展的动力源于客户的需求。当共享单车的消费者们从最初的盲目追捧、尝鲜冷静下来,理智开始占据上风,需求从"有车骑一圈"逐渐转变为"有序用车、规范停车"时,矛盾则日趋凸显。 当然,我们不否定共享单车在环保、交通等方面为社会做出的贡献,更不怀疑其仍具有非常大的市场潜力。但是,当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出现共享单车"堆积如山"的时候,我们不能只感叹"场面壮观、弃者难堪",更重要的是要反思,问题从何来,又该如何解决。 事实上,共享单车之所以"堆积如山",根源还在于管理的缺失和无序。 对运营商而言,"抢占市场、分一瓢羮"是投放共享单车的源动力,但对市场饱和度评估的严重不足,导致共享单车"野蛮增长"过快,而后续的管理、服务、保障却严重滞后,很难让消费者持续买单。 对地方政府而言,"民有所呼,我有所应",当群众迫切期待体验共享单车的时候,地方政府并没有做好百分之百充足准备,便赞同运营商"试投放",过于信任和放归,导致监管、制约机制跟不上,较难实现政府对市场的调控,从而引发供应过剩。 对群众而言,"花钱买消费、买服务"是普遍心态,认为自己花了钱,怎么用是自己的事,怎么管理就是企业的事,与己无关。导致一些乱停放的问题,严重影响群众出行和市容市貌,自然会被清理。不过,这与群众的素质无关,更多还是"别人能停,我就能停"的从众心态。 面对"堆积如山"的共享单车,如何"骑"好,考验的不仅是运营商的应对能力,也是考验政府的管理智慧和公民的文明素质,更决定了共享单车究竟能走多远。或许我们缺的不仅仅是完善的法规体系、基础设施和管理手段,更缺有责任感、有自律性的良好"骑行"氛围。
马婷婷
|